足球比分,比分直播

无障碍  |  适老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计划方案
石家庄市档案事业发展纲要
发布时间:2019-05-16    来源:系统管理员
【字体: 】    打印
为促进足球比分,比分直播档案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共石家庄市委八届三次会议制定的《建设繁荣文明和谐新石家庄指导纲要》和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足球比分,比分直播实际,制定石家庄市档案事业发展实施纲要(2008-2012年)。
一、指导思想
全市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市委和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创新服务机制,加大服务民生的力度,优化服务环境,通过狠抓档案馆库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档案法制建设和档案信息建设、业务基础建设等,实现足球比分,比分直播档案事业跨越式发展。
二、总体目标
按照档案事业与足球比分,比分直播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要求,档案事业经费逐年递增;制定兴馆规划,强力推进各级国家档案馆建设;多措并举,将档案馆建成安全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大力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整合国家档案资源。各级各类档案室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利用便捷、移交及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各类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增强,档案事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三、主要任务
(一)档案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和《河北省档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推进档案法制建设。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依据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的档案行政执法体制。
2.健全档案法制机构,充实档案行政执法人员,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增强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能力。
3.加大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市级每年对1-2个系统或行业开展执法检查,县(市)区每年有计划地开展执法检查,5年内对所有部门和行业普遍执法检查一次。
4.继续加强《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的普法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法律意识。采取多种形式,把宣传工作向城市家庭和农户延伸,到2012年传播率达到100%。
(二)档案馆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按照市级国家档案馆建筑面积不低于5000平方米,县级国家档案馆建筑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谋划,并列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2008-2012年,石家庄市档案馆新馆建成投入使用;晋州市、辛集市、赵县、深泽县、无极市、行唐县、灵寿县、井陉县、矿区、栾城县、桥西区、新华区、平山县、元氏县完成新建档案馆任务。鹿泉市、赞皇县、桥东区、长安区、藁城市等县(市)区库房面积达不到3000平方米的,要在2012年前完成扩建任务。到2012年,全市各综合国家档案馆,争取全部达到功能齐全、馆藏丰富、服务优质的要求。
2.大力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对县级档案资源进行整合。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对市县两级档案资源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定接收计划,依法把应进馆而未进馆的档案接收进馆。加大对事关足球比分,比分直播经济社会发展,反映足球比分,比分直播历史变革等有价值档案资料的收集力度,不断丰富档案内容,改善馆藏结构,增强档案馆的服务功能。从2008年开始,在县级开展档案资源整合工作,每年3-5个县,到2012年全部完成县级档案资源整合任务。
3.继续抓好档案馆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工作,到2010年,23个县(市)区全部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到2012年,新乐、晋州、辛集、裕华、桥西、新华、栾城、平山等7个县(市)区级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正定、长安、桥东、鹿泉、藁城等县(市)区要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
4.切实加强档案的安全保护和抢救工作。各级档案馆和各部门档案室都要建立、健全档案安全保管制度,配备相应的设备,确保档案万无一失。要把建国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组织、革命根据地、革命政权、革命活动家的档案和各个历史时期政权机构、社会组织、著名人物的档案,建国后反映党和国家领导人活动等重点档案,列入抢救保护范围,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抢救保护,最大限度延长档案寿命。对于破损褪变的档案,要分轻重缓急,加快抢救速度。到2012年所有档案馆室全部消灭安全隐患,完成全部档案抢救任务。
5.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对应开放档案,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做好档案鉴定工作,按时向社会开放。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确保档案信息安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网上查询服务,提高利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馆藏优势,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各级档案馆开办一个反映本地历史发展的固定展室;开办一个临时性展室,每年举办一次展览。各部门也要开办展室,以宣传本部门四个文明建设的成果。各级档案馆和各部门档案室要有计划地出版有价值、高品位的档案编研成果。
6.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两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现行文件报送、查阅利用等工作。到2010年,各县(市)区现行文件利用中心达到运作规范、管理现代化要求。到2012年各乡镇全部建立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并在农村广泛开展利用服务。
7.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在各级国家档案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建立电子文件中心,对电子文件实行统一接收、集中归档、统一提供服务。
(三)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重点项目档案工作
1.各级机关、团体、事业单位要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的有关要求,大力加强档案业务基础建设。各单位在制定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的过程中,要切实注意把涉及人的档案纳入归档范围并确定较长的保管期限,各县(市)区在审批时亦应注意按此指导思想把关,真正使档案工作从源头上做到以人为本。继续推行年度文件归档整理合格证制度,确保归档文件准确、完整,整理规范,档案利用便捷;各单位依法按期向国家档案馆移交符合进馆标准的档案。继续推进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工作,到2010年末,市直机关要全部通过目标管理等级认定,其中,15%达到省一级标准,40%达到省二级标准;县级各部门到2012年要全部通过目标管理等级认定,其中,13%达到省一级标准,35%达到省二级标准。
2.进一步加强企业档案工作。要围绕改革、改制、转型、调整结构等,建立健全覆盖所有劳动者(包括农民工)的劳动合同、劳动工资、劳动保险、劳动保护、劳动纠纷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把改制、破产企业档案及时寄存到当地国家档案馆,确保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不损毁。
3.继续加强城市建设和重点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通过监督指导、人员培训、项目验收等措施,确保重点项目档案的完整、齐全和有效利用。
(四)农业农村和社区档案工作
1.要继续抓深、抓细、抓实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要结合完善第二轮土地延包合同工作,抓好土地流转合同档案的建立和移交;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大趋势,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医保、农畜产品检测检疫、农民小额贷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镇规划等文件材料全部纳入建档归档内容,到2012年建档率要达到100%,市档案局将适时组织对此项工作的检查。继续抓好农村种植、养植、加工大户的建档工作,切实促进农村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全市各乡镇要加强档案工作,建立档案专门用房,为群众了解政策,获取信息提供方便。
2.做好社区及家庭建档工作。要紧密结合文明社区、和谐社会建设,及时将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低保户、鳏寡孤独老人、残疾人等档案建立健全起来,确保弱势群体切身利益,确保社区管理有序、稳定。到2010年建档率要达到100%。要引导社会公众建立家庭档案,培养公众利用档案的意识、和谐意识和文明发展意识。到2012年家庭建档要达到15万户。
(五)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科研工作
1.继续加强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管理。市档案局成立档案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审议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决策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分配及监督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的落实。结合电子政务建设,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各地信息化建设相关规划。
2.积极运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加快机读目录数据库建设、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等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到2010年市级馆要完成档案原文扫描800万幅,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文件级目录录入全部完成,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省一级档案馆开展档案原文扫描工作,到2010年末建成数字档案馆。
3.加快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各县(市)区档案局馆,实现与当地政府的政务网连通,建立档案信息网站,开展网上发布档案信息和电子政务网上办公。到2010年,县级档案局馆全部完成“三网”(局域网、政务网和公众网站)建设。
4.积极推进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从2008年开始,市直属、县(市)区直属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档案部门,在收集传统载体档案的同时,接收电子档案,实行传统载体档案与电子档案“双套制”。已实现机关和系统办公自动化的单位,电子文件归档率要达到 100%,并实行电子文件在线即时归档。市县两级档案馆在接收传统载体档案的同时,接收档案机读目录。到2010年末,市档案馆初步实现电子档案网上接收。
5.大力加强档案科研工作。按照《河北省档案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办法》,推动科研立项、评奖和推广工作向规范化发展。到2012年力争8项科研课题在省或市科委立项。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科技含量。对于已完成的《内容安全与数据交换型电子档案系统》科研项目,要加快其推广应用,到2009年在部分部门推广试运行。
6.加强档案学理论研究和档案学会工作。结合重点理论研究课题,市档案学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积极参加开发利用档案优秀服务成果奖评选活动,每年在全省排位在前三名之内。
(六)档案教育工作
1.认真落实《河北省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大力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组织开展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活动,到2010年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覆盖面达到100%。
2.实行档案业务人员全员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大县级以上档案局馆长的培训力度。到2012年末,全市各级档案局馆人员全部掌握现代化办公技能。
3.建立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加大对档案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力度。规范教育培训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
(七)档案宣传工作
1.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纪念活动以及档案工作重点,搞好档案宣传。要争取每年确定一个主题,通过举办展览、拍摄电视片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档案工作。
2.《档案信息》要继续提高编印质量,强化配合中心意识。要继续保持足球比分,比分直播在国家级档案报刊及省《冀档工作动态》和《内部通报》投稿、刊稿的领先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和专项检查。坚持依法开展档案工作,依法管理档案事业,依法做好档案服务,积极争取各级人大、政府的支持,加大执法力度。各级档案部门作为执法主体要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切实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保障档案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二)从2008年开始,根据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对县(市)区档案事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估,每年4-5个,到2012年普遍评估一次。
(三)推进档案服务机制创新。拓宽档案服务新领域,坚持分类指导,引导各级各类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探索档案信息资源增值服务和市场化开发的方法和途径,培育和发展档案中介机构,做好档案咨询服务工作。
(四)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当地信息化建设相关规划。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给予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应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要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电子政务建设结合起来,到2012年,各级档案馆都要建成政府信息发布中心。
(五)加强档案学理论研究。发挥档案学术团体和专家的作用,加强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事业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
(六)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创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机制和环境,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在档案工作中的作用。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培养一支具备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档案干部队伍。
(七)各级党委、政府要在财力上对档案工作给予支持。档案事业费、馆库建设费等,由各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财政局负责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年度财政预算。市县两级档案馆档案日常事业经费按每年每卷不低于2元标准核定,随馆藏量增长逐年递增。2012年以前新建馆的县(市)区,市级财政按每平方米2000元给予补助,改扩建馆的县(市)区,按每平方米1000元给予补助。
二00八年三月一日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计划方案
石家庄市档案事业发展纲要
发布时间:2019-05-16    来源:
【字体: 】    打印
为促进足球比分,比分直播档案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共石家庄市委八届三次会议制定的《建设繁荣文明和谐新石家庄指导纲要》和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足球比分,比分直播实际,制定石家庄市档案事业发展实施纲要(2008-2012年)。
一、指导思想
全市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市委和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创新服务机制,加大服务民生的力度,优化服务环境,通过狠抓档案馆库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档案法制建设和档案信息建设、业务基础建设等,实现足球比分,比分直播档案事业跨越式发展。
二、总体目标
按照档案事业与足球比分,比分直播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要求,档案事业经费逐年递增;制定兴馆规划,强力推进各级国家档案馆建设;多措并举,将档案馆建成安全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大力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整合国家档案资源。各级各类档案室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利用便捷、移交及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各类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增强,档案事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三、主要任务
(一)档案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和《河北省档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推进档案法制建设。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依据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的档案行政执法体制。
2.健全档案法制机构,充实档案行政执法人员,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增强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能力。
3.加大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市级每年对1-2个系统或行业开展执法检查,县(市)区每年有计划地开展执法检查,5年内对所有部门和行业普遍执法检查一次。
4.继续加强《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的普法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法律意识。采取多种形式,把宣传工作向城市家庭和农户延伸,到2012年传播率达到100%。
(二)档案馆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按照市级国家档案馆建筑面积不低于5000平方米,县级国家档案馆建筑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谋划,并列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2008-2012年,石家庄市档案馆新馆建成投入使用;晋州市、辛集市、赵县、深泽县、无极市、行唐县、灵寿县、井陉县、矿区、栾城县、桥西区、新华区、平山县、元氏县完成新建档案馆任务。鹿泉市、赞皇县、桥东区、长安区、藁城市等县(市)区库房面积达不到3000平方米的,要在2012年前完成扩建任务。到2012年,全市各综合国家档案馆,争取全部达到功能齐全、馆藏丰富、服务优质的要求。
2.大力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对县级档案资源进行整合。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对市县两级档案资源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定接收计划,依法把应进馆而未进馆的档案接收进馆。加大对事关足球比分,比分直播经济社会发展,反映足球比分,比分直播历史变革等有价值档案资料的收集力度,不断丰富档案内容,改善馆藏结构,增强档案馆的服务功能。从2008年开始,在县级开展档案资源整合工作,每年3-5个县,到2012年全部完成县级档案资源整合任务。
3.继续抓好档案馆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工作,到2010年,23个县(市)区全部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到2012年,新乐、晋州、辛集、裕华、桥西、新华、栾城、平山等7个县(市)区级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正定、长安、桥东、鹿泉、藁城等县(市)区要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
4.切实加强档案的安全保护和抢救工作。各级档案馆和各部门档案室都要建立、健全档案安全保管制度,配备相应的设备,确保档案万无一失。要把建国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组织、革命根据地、革命政权、革命活动家的档案和各个历史时期政权机构、社会组织、著名人物的档案,建国后反映党和国家领导人活动等重点档案,列入抢救保护范围,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抢救保护,最大限度延长档案寿命。对于破损褪变的档案,要分轻重缓急,加快抢救速度。到2012年所有档案馆室全部消灭安全隐患,完成全部档案抢救任务。
5.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对应开放档案,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做好档案鉴定工作,按时向社会开放。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确保档案信息安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网上查询服务,提高利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馆藏优势,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各级档案馆开办一个反映本地历史发展的固定展室;开办一个临时性展室,每年举办一次展览。各部门也要开办展室,以宣传本部门四个文明建设的成果。各级档案馆和各部门档案室要有计划地出版有价值、高品位的档案编研成果。
6.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两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现行文件报送、查阅利用等工作。到2010年,各县(市)区现行文件利用中心达到运作规范、管理现代化要求。到2012年各乡镇全部建立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并在农村广泛开展利用服务。
7.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在各级国家档案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建立电子文件中心,对电子文件实行统一接收、集中归档、统一提供服务。
(三)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重点项目档案工作
1.各级机关、团体、事业单位要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的有关要求,大力加强档案业务基础建设。各单位在制定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的过程中,要切实注意把涉及人的档案纳入归档范围并确定较长的保管期限,各县(市)区在审批时亦应注意按此指导思想把关,真正使档案工作从源头上做到以人为本。继续推行年度文件归档整理合格证制度,确保归档文件准确、完整,整理规范,档案利用便捷;各单位依法按期向国家档案馆移交符合进馆标准的档案。继续推进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工作,到2010年末,市直机关要全部通过目标管理等级认定,其中,15%达到省一级标准,40%达到省二级标准;县级各部门到2012年要全部通过目标管理等级认定,其中,13%达到省一级标准,35%达到省二级标准。
2.进一步加强企业档案工作。要围绕改革、改制、转型、调整结构等,建立健全覆盖所有劳动者(包括农民工)的劳动合同、劳动工资、劳动保险、劳动保护、劳动纠纷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把改制、破产企业档案及时寄存到当地国家档案馆,确保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不损毁。
3.继续加强城市建设和重点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通过监督指导、人员培训、项目验收等措施,确保重点项目档案的完整、齐全和有效利用。
(四)农业农村和社区档案工作
1.要继续抓深、抓细、抓实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要结合完善第二轮土地延包合同工作,抓好土地流转合同档案的建立和移交;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大趋势,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医保、农畜产品检测检疫、农民小额贷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镇规划等文件材料全部纳入建档归档内容,到2012年建档率要达到100%,市档案局将适时组织对此项工作的检查。继续抓好农村种植、养植、加工大户的建档工作,切实促进农村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全市各乡镇要加强档案工作,建立档案专门用房,为群众了解政策,获取信息提供方便。
2.做好社区及家庭建档工作。要紧密结合文明社区、和谐社会建设,及时将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低保户、鳏寡孤独老人、残疾人等档案建立健全起来,确保弱势群体切身利益,确保社区管理有序、稳定。到2010年建档率要达到100%。要引导社会公众建立家庭档案,培养公众利用档案的意识、和谐意识和文明发展意识。到2012年家庭建档要达到15万户。
(五)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科研工作
1.继续加强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管理。市档案局成立档案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审议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决策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分配及监督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的落实。结合电子政务建设,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各地信息化建设相关规划。
2.积极运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加快机读目录数据库建设、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等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到2010年市级馆要完成档案原文扫描800万幅,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文件级目录录入全部完成,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省一级档案馆开展档案原文扫描工作,到2010年末建成数字档案馆。
3.加快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各县(市)区档案局馆,实现与当地政府的政务网连通,建立档案信息网站,开展网上发布档案信息和电子政务网上办公。到2010年,县级档案局馆全部完成“三网”(局域网、政务网和公众网站)建设。
4.积极推进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从2008年开始,市直属、县(市)区直属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档案部门,在收集传统载体档案的同时,接收电子档案,实行传统载体档案与电子档案“双套制”。已实现机关和系统办公自动化的单位,电子文件归档率要达到 100%,并实行电子文件在线即时归档。市县两级档案馆在接收传统载体档案的同时,接收档案机读目录。到2010年末,市档案馆初步实现电子档案网上接收。
5.大力加强档案科研工作。按照《河北省档案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办法》,推动科研立项、评奖和推广工作向规范化发展。到2012年力争8项科研课题在省或市科委立项。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科技含量。对于已完成的《内容安全与数据交换型电子档案系统》科研项目,要加快其推广应用,到2009年在部分部门推广试运行。
6.加强档案学理论研究和档案学会工作。结合重点理论研究课题,市档案学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积极参加开发利用档案优秀服务成果奖评选活动,每年在全省排位在前三名之内。
(六)档案教育工作
1.认真落实《河北省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大力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组织开展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活动,到2010年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覆盖面达到100%。
2.实行档案业务人员全员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大县级以上档案局馆长的培训力度。到2012年末,全市各级档案局馆人员全部掌握现代化办公技能。
3.建立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加大对档案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力度。规范教育培训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
(七)档案宣传工作
1.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纪念活动以及档案工作重点,搞好档案宣传。要争取每年确定一个主题,通过举办展览、拍摄电视片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档案工作。
2.《档案信息》要继续提高编印质量,强化配合中心意识。要继续保持足球比分,比分直播在国家级档案报刊及省《冀档工作动态》和《内部通报》投稿、刊稿的领先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和专项检查。坚持依法开展档案工作,依法管理档案事业,依法做好档案服务,积极争取各级人大、政府的支持,加大执法力度。各级档案部门作为执法主体要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切实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保障档案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二)从2008年开始,根据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对县(市)区档案事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估,每年4-5个,到2012年普遍评估一次。
(三)推进档案服务机制创新。拓宽档案服务新领域,坚持分类指导,引导各级各类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探索档案信息资源增值服务和市场化开发的方法和途径,培育和发展档案中介机构,做好档案咨询服务工作。
(四)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当地信息化建设相关规划。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给予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应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要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电子政务建设结合起来,到2012年,各级档案馆都要建成政府信息发布中心。
(五)加强档案学理论研究。发挥档案学术团体和专家的作用,加强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事业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
(六)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创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机制和环境,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在档案工作中的作用。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培养一支具备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档案干部队伍。
(七)各级党委、政府要在财力上对档案工作给予支持。档案事业费、馆库建设费等,由各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财政局负责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年度财政预算。市县两级档案馆档案日常事业经费按每年每卷不低于2元标准核定,随馆藏量增长逐年递增。2012年以前新建馆的县(市)区,市级财政按每平方米2000元给予补助,改扩建馆的县(市)区,按每平方米1000元给予补助。
二00八年三月一日
关于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冀ICP备06000020号-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