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分,比分直播

支持Ipv6
   
 
网站首页
综合要闻
足球比分,比分直播
政务动态
向着经济总量过万亿目标发起总攻
——马宇骏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2024-01-28 08:08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1-28 08:08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体: 打印
2024年重点工作
一全力以赴培育创新动能,壮大经济发展优势。
以协同发展引领创新。深化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驻冀高校等科研院所全面合作,充分发挥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河北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的作用,新建一批全国、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共同开发一批创新应用场景。积极破解京津科技成果转化“蛙跳”问题,构建“京津雄研发、石家庄转化”的协同创新格局。
以产业为基实践创新。加快中国·古巴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落地,支持石药、华药、四药、以岭、神威等龙头企业开展创新药研究。聚焦主导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中央创新区建设,为企业提供实验研究、检验检测、中试放大、孵化转化等共享服务。更大力度推进“揭榜挂帅”,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领域,开展联合攻关,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
以制度保障支持创新。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认真落实科技特派员帮扶机制,尽快实现传统产业、中小企业全覆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保持全省领先。年内认定市级科技领军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00家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
以人才集聚驱动创新。充分释放“15条人才新政”激励效应,安排3000个事业编制专项用于人才引进,真金白银、真心实意广纳天下英才。深入落实青年友好型城市发展规划,在和平东路片区和高铁片区规划建设青年创业社区,让青年人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二全力以赴提升产业质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增强主导产业引领力。生物医药产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的指示要求,做大做强“疫苗、抗体、细胞”等细分领域,努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叫响“中国好药·石家庄造”品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深化与中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网络通信研究院的产学研对接,持续深挖技术优势,加快产业本地转化,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打造半导体产业发展高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突出新能源、专用设备、特种装备等领域,扎实推进尚太科技、奇瑞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现代食品产业,发挥产业园集聚效应,加快向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落实商业布局规划和物流强市行动方案,完善东部现代物流枢纽基地功能,加快推进物流产业向高端化、高层次迈进。
增强新型工业竞争力。紧紧抓住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机遇,年内完成260家企业数字化改造。持续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争列省级重点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200项以上。把数博会打造成对接数字技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平台,依托正定、鹿泉、高新区三大数字经济产业园,扩大数字产业规模。超前谋划、前瞻布局培育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打造弯道超车的新赛道。
增强生产性服务业活力。做强金融业,积极引进优质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市级平台、基金作用,推动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支持更多企业扩大直接融资。做大会展业,积极争取、主动承接国家级展会,吸引全国500强企业和知名机构来足球比分,比分直播开展各类活动,全年举办重点展会100场以上。发挥药明康德、神玥软件等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工业设计、财务法务、信息专利、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更多石家庄产品和服务融入国内大循环。
三全力以赴挖掘内需潜力,拉动经济稳快增长。
增强招商实效。聚焦五大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本土企业家和招商大使的作用,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加强与洪泰基金等知名基金公司的合作,积极推进基金招商,引进更多的龙头企业、区域总部和延链补链项目。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走出去,以情动人抓招商、拉客户、拓市场,争取一批在京央企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疏解到石家庄。坚持本地企业扩大投资项目与招引项目一视同仁,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培育一批有潜力、想干事、能干事的本土企业家和新生代企业家。
扩大有效投资。强化“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深化重点项目领导包联、专班推进机制,常态化开展观摩考评、集中开工活动,加快石炼化绿色转型等超百亿项目建设,全力推动签约落地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抢抓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地方专项债等重大机遇,深入谋划实施一批安全能力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市政基础设施及新型城镇化项目。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模式,充分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激发消费潜能。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依托四大汽车园促进汽车消费,推动大宗消费持续回暖。建设全域全季旅游目的地,推进湾里庙等35条特色商业街区提档升级,叫响“石家庄·夜We Young”夜经济品牌。持续打造“音乐”和“体育”两大城市IP,从“人、曲、队、器、场、会、标”七个方面发力,在和平东路片区集中布局音乐培训、乐器租售、剧场演出等业态;邀请国际知名乐队,常态化举办摇滚音乐季,擦亮“Rock Home Town”品牌;持续做强“五人制”足球、“三人制”篮球、马拉松、自行车等精品赛事,真正把音乐活动延伸为音乐产业,把体育赛事积淀成体育品牌,把激情活力转化为增长动力和城市魅力。
四全力以赴提升宜居水平,彰显城市独特魅力。
推动城市规划提标。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编制控详规。有序推进二环、北三环、复兴大街沿线拆迁腾退土地综合利用,加强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加快石家庄都市圈规划建设,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
推动城市功能提质。支持正定机场加快发展,力争石雄城际铁路及早开工,有序推进轨道交通1、4、5、6号线建设,复兴大街和北三环辅路及景观提升工程4月底完工,开工建设洨河大道、古城西路等规划道路,南二环快速联通工程、仓盛路等竣工通车。坚持“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推广应用智慧管网,实施供热、排水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东南退水明渠3月底开工,年内投运1座、开工3座城区220千伏变电站,把城市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
推动城市更新提速。加快推进高铁片区、太平河片区城市建设,率先突破、早出形象。扎实推进留营片区、和平东路片区项目建设,龙泉湖片区、东南三环片区实现开局破题。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集中连片建设被动式住宅小区。加快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设,稳步实施17个城中村改造,完成243个老旧小区改造和剩余2个“烂尾楼”项目整治。
推动城市管理提效。深入整治占道经营、非机动车无序停放、乱设停车场、工地超期围挡等“顽瘴痼疾”,全面推广停车场“先离场后付费”做法,加强小街小巷日常维护和沿街树木管护。新建一批绿地公园、街旁游园,持续推进城市绿地开放共享。百公里环城绿道全线贯通,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独特的健身场所。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以点带面引导广大市民参与城市治理,让每一位市民都成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五全力以赴提振县域经济,夯实区域发展基石。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编制县域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深入实施“领跑者”企业培育计划,积极培育一批营收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蹄疾步稳、分类施策推进开发区低效用地整治提升,打造具有坚强配套服务能力的低成本化园区。支持正定发展壮大“半城郊型”经济;平山、元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晋州、新乐、深泽、无极、高邑、赵县壮大主导产业,提升发展水平;行唐、灵寿、赞皇、井陉发展生态经济,推动县域经济错位发展、集群突破。
完善县域经济推进机制。坚持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推动低端低效产能有序退出,为优势项目腾出空间。市县联动组织举办县域特色产业招商推介、专家会诊、产品展览等活动,帮助县域引项目、解难题、拓市场。创新落实“市引县用”帮扶机制,推动资源资金、人力人才向县域流动。实施县域特色品牌培育工程,建立优质产品价值挖掘、宣传推广机制,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努力把“县域品牌”转化为“地方名牌”。
打造各美其美的美丽县城。持续深化文明城、园林城、卫生城创建成果,构建“一县一特色、一城一韵味”的县域发展格局。实施县城建设提质升级行动,将洁净、秩序、文明、美丽理念向县城延伸,不断提升环境容貌、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安全保障水平。依托地方自然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打造天际线、山际线,塑造县城特色风貌。加强文化、体育场馆建设,扩充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提升县城宜居水平。
六全力以赴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和谐美丽乡村。
坚定不移守住“两条底线”。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30万亩,确保全年粮食面积稳定在990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80亿斤以上,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深入实施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收三年行动,拓宽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渠道,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创建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高端果菜示范基地,打造更多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实施优质种子培育工程,扩大现代设施农业规模,推进绿色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发展高科技观光农业、农业研学游、农业主题公园等体验农业,推动“石菜”进京。
统筹推进“三块地”改革。稳妥推进鹿泉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平山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和行唐、赵县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盘活试点,总结经验做法,探索形成农村“三块地”改革的石家庄模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强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养老、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改造提升农村户厕4.8万座,新改建农村公路490公里,统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完善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新创建200个以上和美乡村,让农村环境和城市一样美、让农民生活像市民一样方便。
七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兴业沃土。
推动政务审批更便捷。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降成本,丰富证照共享“免证办”、企业“云章”应用场景,让网上办事成为企业群众的首选、优选。年底“石i民”注册用户超过150万。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范围,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高效政务服务体系。
推动市场竞争更公平。提升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双盲”评审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全面推广远程分散评标模式,推进招投标“全程网办”,让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享有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拓展个人“信用+”守信激励场景,让每一位市民的信用指数成为自己的第二张身份证。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能力。
推动惠企政策更务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旗帜鲜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在市场准入、工程招标、政府采购方面国企和民企平等对待。坚持有诺必践,严格兑现惠企政策,坚决杜绝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坚持日常不扰、无据不查,对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让企业发展更踏实、更安心。
八全力以赴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出一批首创性、颠覆性、持续性改革举措。深化评审评估改革,提高评审效率和投资绩效。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优化企业治理机制,切实增强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能力。规范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和运作,强化绩效考核,提升基金运营管理的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强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国家试点示范工作,形成改革试点的示范效应、引领效应。
坚持向开放要空间。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冀货出海”拓市场行动,推动更多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化招商和利用外资水平,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实施自贸区正定片区、综合保税区三年提升行动,做强国际邮件互换局、跨境电商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发挥“自贸区+综保区”政策叠加效应,推动创新成果与高新区、经开区协作共享,确保圆满通过自贸区国家考核验收。落实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三年实施方案,推进石家庄国际陆港加快发展,推动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经营效益实现新突破。深化与石家庄海关的合作,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高度重视与国际友城之间的交往,在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方面加大交流力度,鼓励和引导中外青年交流互动,探索设立“国际合作会客厅”,增强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九全力以赴加强生态建设,厚植绿色发展底蕴。
强化污染防治。建立完善污染源清单和重点管控台账,加强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引导重型过境货车远端绕行,推进城区分散燃气锅炉集中供热替代,拓展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创A成果,以持续攻坚的态势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每一天。扎实落实河长制,巩固白洋淀上游生态治理成果,强化汪洋沟、洨河综合整治,保持城乡黑臭水体动态清零,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深化系统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加强生物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转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大力推广非金属露天矿山“横切式”开采。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完成营造林65万亩。实施滹沱河沿线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建设更高水平幸福河湖。
推进绿色转型。制定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行动方案。协同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争取更多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纳入国家规划。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区停车位充电基础设施配建要求,加快公务车、工程车、运输车等新能源替换,不断提升新能源车辆占比。
十全力以赴繁荣社会事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让社会保障更加坚实。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推动社会保险提标扩面,不断提高医保门诊待遇水平,全面扩大慢病病种范围。持续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加快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落实助残、惠残政策,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让教育更加优质均衡。新创建普惠性幼儿园30所,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5所,加快推进优质高中群规划建设。大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紧盯产业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加大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力度,为孩子快乐成长创造条件。
让人民健康更有保障。着力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化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的合作,不断扩充优质医疗资源。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推广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让文化元素更加鲜活。深入挖掘古中山国、东垣古城、正定古城等历史文化,以及西柏坡等红色文化,加大元曲、河北梆子、丝弦等保护传承力度,赓续城市文脉。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市民精神生活。扎实做好石钢、华药、棉一棉二等工业遗存保护利用,加强中央商务区、正太饭店及周边区域规划建设,精心塑造城市原点,讲好石家庄故事。
让社会治理更加和谐。高质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统筹化解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创新物业监管模式,优化服务供给,有效保障业主合法权益。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气象等工作。
关于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今日访问量: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
冀ICP备20013865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704号